海悦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是一家集生活照料、医疗保障、家政服务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为老服务机构。服务站设有老年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保健超市等,通过辖区内的浴室、超市等服务行业的加盟,充分整合社区内现有的各类资源,综合服务内容,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使我社区老年人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就能享受到家庭养老院式的照顾。
服务宗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服务内容:以家政服务为基本服务,开展保健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各项服务。具体分为五大类:
(一)生活照料类:为老年人提供购物、保健、配送、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等服务。
(二)医疗保障类: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保养品推荐、健康教育、养老保健等服务。
(三)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习、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图书阅览等服务。
(四)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团体等服务。
(五)义工服务类:社区认亲养老、上门家政服务、义工结对助老等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社会为老服务组织,爱心食堂、日间照料室、“9028”上门服务……温州龙湾的老人们已经开始体验到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所带来的便捷与舒心。近日,记者从该区民政部门获悉,今年该区将培育孵化32家社会为老服务组织,夯实养老服务网络布局。
“饭菜每天都变花样,一顿5元比自己家里烧还要实惠。”上午10点,在海滨街道宁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70岁的张阿婆已经早早等在社区的爱心食堂,“在家里没事,到这里还可以和大家聊聊天,看看电视。”张阿婆高兴地说。如今,在这个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几乎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就餐、娱乐、医疗、日间照料等“菜单”化居家养老服务。其实,宁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是龙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缩影,以2公里为服务半径,布点、铺设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正在该区稳步推进,今年将有望覆盖60%以上行政村。
除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这一养老载体外,在龙湾还有上门一对一服务的“9028”服务,即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开展2次入户探视和8次电话关怀;通过政府购买,引进杭州巾帼西丽集团为全区300名低保失能、困难老人、特殊贡献老人等,每月提供4-16小时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等。
据龙湾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除了推进像红景天医养结合康复中心、龙湾社会福利院等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外,还将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更加深入。与此同时,该区将兴建区养老服务组织孵化中心,整合各街道、社区56名社工人才建立社区助老员队伍;运用助老员力量建立了7个“街道居家养老9028服务站”并登记为街道为老服务发展中心。此外,还将培育和孵化兴北夕阳红志愿者、霞满天、巾帼西丽、居家养老服务照料协会等32家社会为老服务组织,新增152名专业护理员和1000名家庭护理员。

5日,记者获悉,位于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大涧沟西村的济南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与消防改造,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期工程中最北面的两栋介护楼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设备安装等。介护楼的外观以深橙色为主,顶部为深灰色;楼内防滑地面也已铺好。在介护楼里,每个房间设有独立卫生间并安装有消防设施和中央空调。每个房间里都预留有5张床铺的呼叫按钮插口,插口旁是单独的开关。未来老人居住的房间全部在向阳的南侧。
“一楼是输液就诊大厅,二楼有理疗区域,可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护需要。”济南市民政局基建办主任周霖称,两栋介护楼地上十层,可提供543张养老床位。目前这两栋介护楼正在进行消防等安全提升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
据悉,该养老服务中心原计划将于本月月底试运营,但“考虑到整体消防改造,我们决定将试营业日期延后半年,以确保入住老人的安全。”周霖说。

6月4日,朝阳区首个养老综合服务App正式上线,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购买、远程定位、一键拨号等多项掌上服务。用户可通过一键下单,购买特色服务,服务商将在15分钟内接单。
记者在App界面中看到,用户可以看到所有已经加入此App的服务商的基本信息,通过一键下单,购买特色服务。同时,用户还可以直接发出服务需求,等待服务商来“抢单”。服务商将在15分钟内接单。这种服务类似打车软件的“抢单”模式。
据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入朝阳养老服务平台的服务商已经有1000多家,有些老人觉得逐个筛选服务商很麻烦,为此,他们开通了这种 发需求,等抢单 的全新服务模式。”目前,手机App服务商已达60余个。
据介绍,远程定位功能也是这款App的主要功能之一,只要老人把手机带在身上,亲属就可以随时掌握老人的出行动态。
App在很多设计细节上也非常人性化,比如一键拨号功能,就充分考虑到老年人视力不好、手颤等因素,老人只需要点击图标就可以拨通相应的服务电话。

近年来,牟平区面对全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现实,创新“政府+企业”社会养老思路,在做好集中供养的基础上,推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新模式,在全区构建起集中供养、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在龙泉镇南岘村刚落成的幸福院里,记者见到了已经七十多岁的周风景老两口,由于老伴身体不好,老两口一直琢磨着找个敬老院,现在这敬老院开到了家门口,给老人省去了不少麻烦。
针对居家老年人“晚上有人看,白天无人管”的情况,牟平区创新“日间照料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白天照料不断档,日有所去、日有所乐。在城区,按照“企业出资金、政府给政策”的思路,建立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膳食供应、生活照料、健身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在农村,积极引导各镇街经济条件较好、老年人口较多的村居,利用闲置公共房屋,因地制宜修缮改造成农村社区“幸福院”,幸福院以“日间照料”为主,主要设置居室、伙房、餐厅、娱乐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及器材,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区级日间照料中心1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处,其中,牟平区为民日间照料中心达到国家标准。全区已投入运营的农村社区幸福院9处,在建9处。
针对行动不便、喜欢独处、不愿集中供养的老年人,我区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便民呼叫服务中心,专门开通服务热线,让老年人有了“电子保姆”。居家老人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能为其提供及时高效的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城区3200余户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被纳入居家养老保障范围,呼叫中心共受理服务一万余次,老人满意度达到100%。